- new渝北区商联举行迎新团拜会
- new立足新起点,餐饮商会工作...
- new抱团发展再创辉煌 人大代...
- new渝企抱团添“娘子军”:36...
- new黄奇帆:抓好商贸流通改革...
- new著名书法家赵家玺为“舌尖...
- new龙头寺自发形成“老火锅一...
- new中央农村工作会议:确保舌...
- new2013中国高端餐饮的末路?
- new经济型酒店转型:目光紧盯...
- new重庆火锅博物馆开馆 收藏有...
- new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明年...
当前位置:首页 > 信息中心 > 龙头寺自发形成“老火锅一条街”
龙头寺自发形成“老火锅一条街”
作者:舌尖上的重庆网转载 来源:重庆商报 时间:2013-12-28 点击次数:次
龙头寺东湖南路,火锅店食客满堂。 记者 邹飞 摄
商报记者 刘晓娜
说起龙头寺附近的“东湖南路”,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。但一说起火车北站后面的“老火锅一条街”,不少出租车司机可以准确无误地把你载到目的地。每当华灯初上,十几家火锅店在这里排成一条300米的长街,几乎家家都食客满堂,在一口口翻腾着红油的铁锅中演绎着重庆特有的财富故事。这条火车站附近的“背街”,为何会在几年间老火锅扎堆?这条远离市中心的平常街道,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”,它的兴旺蕴涵着怎样的经济规律?
福地:老火锅开张一家火一家
昨晚7点,市民徐建伟下班后,从解放碑开车来到龙头寺—约了朋友吃火锅。
车一开进东湖南路,一股老火锅香味迎面扑来,人声鼎沸、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让他恍惚以为自己走进了闹市区。徐建伟堵了1小时车要来的目的地,就是这个地方,江湖上传闻的“老火锅一条街”。
徐建伟的车刚在“地瓜老火锅”门口停下,老板已经热情地走出来招呼他:“今天几个人?”听语气,他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。
放眼望去,“地瓜老火锅”门外坝子上摆的20多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,徐建伟“运气好”占到了最后一张桌子。
其实,在这条街上的10多家火锅店中,“地瓜”算是“新秀”,才开业半年多,但是生意火爆程度并不亚于几家老店。
“从每天的客流量来看,我们差不多可以排在这条街的前三位。”老板马勤奎是石柱人,今年6月,他投资70万开了这家加盟火锅店,短短半年时间,已差不多“回本”了。半年来他已经积攒起不少回头客,稍微熟一点的顾客都叫他“老马”。
对比:六年前这条街还很冷清
这里既不是解放碑,也不是观音桥,甚至连周围的楼盘也屈指可数。没做过餐饮的老马,当时为什么投下重金在这条街开了火锅店?他为何有这样的胆量和信心?
马勤奎说,选址的功劳要归功于他的儿子,“他经常到这个地方吃火锅,据说家家生意都爆满。既然这里人气如此旺,那我过来开一家,只要味道好,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。”
他咬牙在这里盘了一家火锅店,今年6月,并没有过于隆重的开业典礼,让他没想到的是,生意却一天比一天好。
一个月2万多元的租金,最初也让马勤奎有所犹豫。“我6年前在这条街落脚时,两间门面的租金加起来才3000多元。”这条街上的“前辈”、杀牛场老火锅老板彭飞说。
“杀牛场”是这条街上最早一批老火锅。“原始、山城和我们算是这条街上早的,”彭飞说,这条街上最早的一家老火锅叫"叉记",已经搬走了。“叉记”算是这条街上的“开山之祖”,坐椅两三却食客成堆,生意火爆羡煞旁人。
“我那时给叉记送货,看着看着就决定自己干了。”彭飞说,他开店在这条街的原因是,租金便宜,当时他的店花10万元左右就开起来了。
不过,这条街曾经的冷清也不是一般人敢投资的。彭飞记得,原来这条街连路灯都没有。除了几家老火锅外,沿街很多门面闲置租不出去。
探因:两原因成就火锅一条街
跟“杀牛场”一样资深的“原始老火锅”,同样在这条街上一做就是6年。老板江森在北京、福建等地都做过餐饮,最终决定回归重庆。
与彭飞的感受相同,他对这条街最早的记忆就是“没有路灯”。
“不仅没路灯,当时这里连公交车都没通,不是主干道,所以停车比较方便。”江森认为,这也是这条街能演变成“火锅一条街”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当然,要成就“火锅一条街”,仅仅停车方便是无法支撑的。无论是扎根多年的“原始”“杀牛场”,还是后起之秀“地瓜”,老板们一致认为,味道好才是硬道理。他们说,虽然地理位置靠近火车站,但外地游客其实并不是这条街的主力,大部分食客是从主城各区专门开车来吃的。
马勤奎说,他所在的门面,此前也是一家火锅店,“但是味道不是很好。”所以,后来当他选择加盟目标时,几乎吃遍了重庆所有老火锅,最后才作出选择。
江森说,虽然并不是所有前来扎堆的火锅店都很火爆,但在这条街的人气影响下,排名靠后的火锅店也不至于惨淡经营。
不过,其他餐饮项目就不一定了。“曾经也有中餐、羊肉汤锅、大排档开在这条街,但是后来都悄悄消失了。”彭飞说,既然火锅一条街的名气已经打出去,很多远道而来的食客都是冲着火锅来的,所以来了之后肯定只吃火锅。
前来扎堆的竞争者越来越多,火锅店老板们如何在这片江湖中长远生存?他们一致认为,要让“老火锅一条街”持久发热,做出各自的特色是最重要的。刚来的马勤奎已经悟到了这一点,所以他开辟了很多独特菜品,比如老豆腐、以及卷着野山椒的牙签牛肉,就为他赢来了不少食客。
声音
北部新区商委:
火锅街值得研究
重庆火锅协会会长、德庄集团董事长李德建认为,龙头寺之所以能自发形成“火锅一条街”,其实具有很典型的重庆特色,重庆人的饮食消费习惯便是追求味道、不讲究装修和形式。并且,近两年重庆的“老火锅”有抬头的趋势。所以只要味道好,位置再远也会有人来吃。
北部新区管委会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东湖南路之所以能形成“火锅一条街”,完全是民间自发的市场行为,政府并没有做过引导。而恰是这样的成功案例,值得深入研究,探寻其中的市场规律,以便为以后的商业规划提供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