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瀚锅鸳鸯火锅底料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信息中心 > 大江龙鱼工坊: 来凤鱼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基地

大江龙鱼工坊: 来凤鱼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基地

作者:大江龙 来源:舌尖上的重庆网 时间:2018-05-30


 



孤掷一注的,除了勇气,还有情怀。
若谈论治愈,除了梦想,还有美食。
做好一家老店,靠的不仅是时间。



璧山人爱吃来凤鱼,宴请亲朋,约三五好友,往老店里头一坐,一盘来凤鱼上桌,咂摸咂摸就是整个白日的光景。哪里寻得地道来凤鱼?

南门唐城有家店,技艺传承了11代,璧山人要吃来凤鱼,脑海中浮现的,鱼工坊一定位居前列。

说来也奇怪,这家店排面大,年头长,但给自己起了个小名字,鱼工坊。

鱼工坊坐落于璧山南门唐城,一家建筑风格古典韵味十足的中餐厅。前衔璧山老城区,右邻秀湖湿地公园,与“南门唐城”相得益彰。追根溯源,鱼工坊的名字和南门唐城,还颇有些渊源。
坊  造兵甲之所,作坊使领之。
工坊之说法就起源于唐朝,由技艺高超的师傅带领学徒钻研工艺活动。更是原生态、淳朴、专注、地道的代名词。每间工坊,虽不曾见其人,但一定闻其技。
鱼工坊  烹鱼之所;烹小鲜,若治大国。
当初起名鱼工坊,就只是希望在这南门唐城,做一个小小的,专注烹鱼的工坊。以鱼工坊为根开枝散叶,至于烹得如何,烹的多大,暂且不问。

这是我们的初心。


这么些年,守着鱼工坊的人叫龙大江,这里的招牌菜叫来凤鱼。龙大江,一位认认真真做菜的餐饮人,之前介绍过,可到公众号点击“一生只为那条鱼”复习。

今天,我们认真谈谈这条鱼,为什么那么好吃?

有时候吃,
味道与情感,缺一不可。


满满一盘鱼,鲜香四溢。
嫩滑的鱼肉入口好似再撩拨味蕾和神经。
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,都在这一盘鱼里。


在漫长岁月里浸泡后的味道,更考究细节:

“我们选的,是饮水水源养的鱼”
饮水水源里,有一套自己的生态系统
水温不会太高,水质还纯正。

“配料也要挑剔,一定用当地的七星椒”
当年火进皇宫的来凤鱼,用的就是七星椒;
取材于本地,更能复原传统来凤鱼的味道。

“最重要的一点,还要得要师傅有经验”
食材好备,手艺难学。我们有来凤鱼第十一代非遗技艺传承人龙大江。


各种刀工不在话下,24种复合口味信手拈来;
更有几十种烹饪技法,技艺与工艺的混合;
才能成就色香味形俱佳的来凤鱼。

美食能治愈,做美食当然如是。

一时美味,百年传承,千载品牌,万世良心。



鱼工坊:
来凤鱼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基地

几十载的传承和发展中,鱼工坊融入了传承来凤鱼文化长廊,名人轶事,龙王雕像,鱼文化书吧沙龙和诸多立体鱼装饰符号等元素文化风格。
更用小桥流水,木船摆渡,艄翁捕鱼的实景画卷,构造了一副静谧的自然与人的和谐画面。


需要手艺人,更需守艺人。



鱼工坊:来凤鱼技艺教授基地

来凤鱼发展至今,它已然变成璧山人共同的使命与责任。龙大江每年面向全国义务教学厨艺培养200多位学徒,如今遍布全国,来凤鱼成了璧山的名片,人人称道家喻户晓。


文明传承不仅仅一种祖祖辈辈流传的味道。
更是唐诗宋词,精美器艺的气韵。



鱼工坊: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地

我们慢慢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多元体现:
琴棋书画诗酒花茶。

当我们变成一个平台,承载各种传统文化,可以给予你的,就是当你踏进鱼工坊,就仿佛在应接不暇的琐碎日常里,找到了一处地方休憩。

来壶酒,或者沏上一杯茶,就从闹市通往安静时光去隐居,转入一个充满禅意的,心灵出口。
 


 

步步穿篱入境幽,松高柏老几人游
花开花落非僧事,自有清风对碧流

这一处幽静
竟被城市如此巧妙而又温柔的金屋藏娇
禅宗语录里的“逢茶茶,逢饭饭”
(该喝茶就喝茶,该吃饭就吃饭)
放在这里再贴切不过

施施然煮一壶茶
那颗在城市里打拼得皱巴巴的心
也如面前这杯泡开了的茶
缓缓舒展开来


这里已经很美好
而你,只需向外看就好


 

【鱼工坊】

一时美味,百年传承,千载品牌,万世良心
以万世良心做一时美味
以千载品牌书写百年传承

地址:璧山区泉山路26号附11号附24号3-1(南门唐城北区) 
电话:023-4166 8333

          

 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法律声明 | 在线投诉 | 联系我们